近日,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了2019年业绩。去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5.24%;实现利润7.29亿元,同比增长8.32%;员工人均工资收入同比增长6.9%。
中矿集团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管控水平,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围绕打造信息化矿山、智慧矿山,2019年公司投入安措资金5409万元,完成了提升系统自动化升级、空压机无人值守、信息化预警避险等一大批自动化改造项目。全年自动化减员158人,智能化矿山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聚力推进“三废”治理,投资1600万元建成了业内首套含氰废水处理系统,生产废水进一步实现循环使用;自主研发了冶炼高温烟尘处理系统,新建三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冶炼废气和生活污水全部达标排放,公司旗下阜山金矿顺利步入绿色矿山行列。
逆势突破,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为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一方面,公司严抓均衡稳定生产,通过调整生产责任制、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加强标准化操作等,不断刷新采矿量、出矿量等指标的历史纪录,选矿处理量和回收率同比分别提高了6.12%和0.04%;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技术改造释放潜力,姜家窑金矿采选扩能改造项目全面启动,阜山金矿南风井改造、斜坡道贯通等一批重大技改工程投入运行,进一步优化了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为矿山千米以下深部三级矿量平衡打下了牢固基础。
在全年出矿品位整体下降情况下,公司2019年自产金产量同比增长了6.8%,实现了逆势突破。为了增强主业发展后劲,加大外围和两翼探矿力度,投入探矿资金3570万元,新增金属量8.5吨。
“四个聚焦”,降本增效成效突出
面对各种因素带来成本上涨的严峻挑战,公司聚焦物资、资金、用电、技术创新等重点环节,通过更少的占用、更量化的指标、更严格的考核,实现降本增效最大化。
1.聚焦物资管理,扩大寓库存于厂商范围,对22项大宗物资实施零库存管理,全年减少资金占用2900万元;坚持源头采购、货比三家,通过询价比价、以旧换新、修旧利废等途径,共节支800多万元。
2.聚焦资金管理,通过有序盘活存量、彻底激活增量、通盘考虑总量,年化收益率同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全年节约财务支出2600多万元。
3.聚焦用电管理,积极参与全省电力直接交易,严格落实峰谷分时用电管理措施,全年淘汰高耗能设备95台套,共节约电费1100多万元。
4.聚焦技术创新,消除工艺流程中的跑冒滴漏和低效环节,全年实施技术攻关项目71项,15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传播文化,非金产业竞争力增强
作为“中国金都”黄金文化的代表,公司旗下的黄金博物馆和淘金小镇景区以提高经济效益、传播黄金文化为己任,精心打造“宋代淘金游”“黄金研学游”等品牌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招远黄金文化知名度,全年经营收入同比增长3.25%,并先后获得了烟台市十佳研学基地、山东省精品旅游先进单位等称号。
黄金博物馆提高经济效益、传播黄金文化。
公司坚持着眼运营、稳妥推进原则,积极推进非煤矿山实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产业。实操培训基地是全国首家面向非煤矿山以职业实操训练和考核为特色的专业化培训项目,也是国家应急管理部重点调度的示范培训基地之一,建成后同时承担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特种作业实操考评员师资培训任务。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计划2020年上半年对外开放。
传递正能量,职工素质不断提升
公司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丰富主题党日内容,先后举办“红歌赛”、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党员结对帮扶等特色活动,组织200多名党员走进社区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活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去年,公司党委被烟台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公司坚持开展公司文化理念宣讲活动,各单位负责人结合公司发展历程和自身成长经历现身说法,提升了职工对公司文化认同感。同时,公司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发挥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创新孵化作用,先后打造了山东省技师工作站、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为公司培养工匠型、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平台支撑。
中矿集团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图为青年电工技能比武。
在公司举办的首届“中矿工匠”选拔活动中,通过理论考核和实操考评,26名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在全公司掀起了学技术、提技能的热潮。
此外,公司还投入资金2751万元,参与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爱心捐赠等公益事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公司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地方骨干公司的担当和责任。